侧边栏壁纸
厦门开放大学_地域文化(专)作业答案
渝粤教育

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

  • 累计撰写 684 篇文章
  • 累计收到 1 条评论

厦门开放大学_地域文化(专)作业答案

2025-3-19 / 0 评论 / 5 阅读
广告示例

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?

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随机漂浮广告
厦门开放大学_地域文化(专)作业答案

作业论文指导

扫码关注
作业论文指导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厦门开放大学地域文化(专)作业答案

地域文化(专)

学校: 厦门开放大学

问题 1: 1. “拍胸舞”,是一种男子的徒手舞蹈,在当地又称“打七响”、“打花绰”或“乞丐舞”等,它是古闽越族图腾祭祀舞蹈的遗存,主要流传于泉州、厦门、漳州、同安、南安等地,其中,尤以 浮桥镇王宫村的“拍胸舞”最地道,且保存得最完好。

选项:

  • A. 漳州

  • B. 泉州

  • C. 厦门

  • D. 金门

答案: 泉州

问题 2: 2. “掷闹钹”,为男性舞蹈,舞者原本就是 ,双手拿着一副特制的铜钹,翻转耍弄,动作刚健有力,有时还穿插一些杂技表演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师公”(道士本人)

  • B. 和尚

  • C. 民间艺人

  • D. 巫

答案: “师公”(道士本人)

问题 3: 3. 表演给人以幽默诙谐之感,又被称为“闽南迪斯科”。2006年,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拍胸舞”

  • B. “火鼎公火鼎婆”

  • C. “骑驴探亲

  • D. “彩球舞”、

答案: “拍胸舞”

问题 4: 4. “苦旦”称为芗剧一绝,它的唱腔谓之 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哭腔”

  • B. 昆腔

  • C. 泉腔

  • D. 下南腔

答案: “哭腔”

问题 5: 5. 地方戏最大载体是____________,它是剧种区分最主要的因素。

选项:

  • A. 声腔

  • B. 方言

  • C. 音乐

  • D. 舞蹈

答案: 方言

问题 6: 6. 现存泉州文庙的歌章乐谱,是____________颁定的。

选项:

  • A. 清康熙年间

  • B. 清雍正年间

  • C. 清乾隆三年

  • D. 清道光年间

答案: 清乾隆三年

问题 7: 7. 高甲戏角色方面以丑角表演最为突出。在众多丑行表演中,最具特色的要数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创立的“提线木偶丑”和“掌中木偶丑”。 的柯派女丑也独具特色。

选项:

  • A. 陈宗熟

  • B. 林赐福

  • C. 柯贤溪

  • D. 柯宗卯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: 8. ,又称踢球舞或贡球,是泉州、南安、晋江以及台湾等地逢年过节、迎神赛会、婚丧喜庆等场合表演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。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“蹴鞠”活动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拍胸舞”

  • B. “火鼎公火鼎婆”

  • C. “彩球舞”、

  • D. “跳鼓舞”,又称“跳花鼓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: 9. 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,兴起于明嘉靖间,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“戏状元”的 。

选项:

  • A. 陈宗熟

  • B. 林赐福

  • C. 柯贤溪

  • D. 梁炳麟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0: 10. “嗦逻莲”,也称“采莲舞”,是泉州地区 前后表演的一种行进舞蹈。

选项:

  • A. 元宵节

  • B. 清明节

  • C. 端午节

  • D. 中元节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1: 11. 主要流传于闽南漳州地区,是民间节庆、娱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演形式。创始于明代,因其历史悠久而被舞蹈界誉为“活化石”,具有欢快、粗犷、热烈的特点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拍胸舞”

  • B. “大神尪”

  • C. “彩球舞”、

  • D. “大鼓凉伞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2: 12. 泉州本土地区为驱邪纳福、祈求平安的“嗦逻莲”舞,其表演的一大特色就是舞者口中反复唱念“嗦逻莲,嗦罗哩罗莲”这句歌词。“罗哩罗莲”四字就来自于 梵文,而“嗦逻莲”即来源于其佛教的平安赞语“鲁流卢楼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古埃及

  • B. 古印度

  • C. 古巴比伦

  • D. 古希腊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3: 13. 竹马戏则源于____________,是漳州古老的地方剧种。

选项:

  • A. 龙海

  • B. 云霄

  • C. 平和

  • D. 漳浦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4: 14. 闽南戏剧经常在迎神赛会上演出,甚至演出场所就在寺庙佛堂。梨园戏表演之“瓦舍”原指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僧舍、寺院

  • B. 勾栏

  • C. 庙会

  • D. 剧院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5: 15. 闽南地方戏剧种中传播最广、观众最多的一个剧种是 。

选项:

  • A. 梨园戏

  • B. 高甲戏

  • C. 歌仔戏

  • D. 木偶戏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6: 16. 梨园戏最早在____________孕育形成。

选项:

  • A. 泉州

  • B. 漳州

  • C. 厦门

  • D. 中原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7: 17. ____________时期泉州南音从宫廷雅乐传入民间。

选项:

  • A. 唐代

  • B. 宋元

  • C. 明清

  • D. 近代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8: 18. ____________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选项:

  • A. 高甲戏

  • B. 梨园戏

  • C. 歌仔戏

  • D. 打城戏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9: 19. 南音在____________时期发展成为优秀民间乐种。

选项:

  • A. 唐五代

  • B. 宋元

  • C. 明清

  • D. 近代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0: 20. 闽南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 ,舞者头上所戴的草箍其向上向前翘起的犹如蛇之吐信的红色尖顶,显示对他们崇拜物——“蛇”的绝对的尊敬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拍胸舞”

  • B. “火鼎公火鼎婆”

  • C. “骑驴探亲

  • D. “彩球舞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1: 21. ____________被称为“御前清曲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南音

  • B. 笼吹

  • C. 十番音乐

  • D. 北管音乐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2: 22. 厦门地区的南音表演活动始于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唐五代

  • B. 宋元

  • C. 明末清初

  • D. 近代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3: 23. 年,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,回闽南等地演出,一时广受欢迎。接着霓光班、霓进社等戏班随之而来,台湾歌仔戏开始在闽南风靡一时。

选项:

  • A. 1926年

  • B. 1927年

  • C. 1928年

  • D. 1954年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4: 24. ____________又称“泉腔”或“下南腔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梨园戏

  • B. 南音

  • C. 高甲戏

  • D. 歌仔戏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5: 25. 厦门首家南音曲馆是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金华阁南乐社

  • B. 集安堂南乐社

  • C. 锦华阁南乐社

  • D. 厦门市南乐团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6: 26. 闽南民间舞蹈的源头同闽南语一样,可以追溯到 时期。

选项:

  • A. 上古

  • B. 先秦

  • C. 汉晋

  • D. 隋唐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7: 27. 闽南舞蹈的发展与 的传入是密切相关的。在其秧歌文化的影响下,闽南民间舞蹈兼具了其舞蹈粗犷豪放的风格,也保留了南方舞蹈活泼细腻的特色。

选项:

  • A. 闽越文化

  • B. 中原文化

  • C. 印度文化

  • D. 阿拉伯文化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8: 28.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集高甲丑之大成的剧目 将丑角艺术推向高峰,被誉为“南海明珠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《连升三级》

  • B. 《阿搭嫂》

  • C. 《老鼠嫁女》

  • D. 《陈三五娘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9: 29. “宋江阵”,也称为“套宋江”。源自明末清初 抗清斗争的军事训练和乡村保卫乡里以求生存的自卫性团练。

选项:

  • A. 郑成功

  • B. 施琅

  • C. 刘铭传

  • D. 沈保桢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0: 30. “大神尪”,属傩舞。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一般在正月二十二传统的“闹热日”表演,演员由七品县官、书童和大头娃娃三人构成。

选项:

  • A. 漳州

  • B. 泉州

  • C. 厦门

  • D. 金门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1: 31. 闽南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在总体特征上具有草根性的特点,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()

选项:

  • A. 参与的自发性

  • B. 参与的广泛性

  • C. 参与的随意性

  • D. 参与的低成本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2: 32. 流行于闽南多地的打城戏,本是从释、道两教法事活动的宗教仪式逐步衍化而成的戏曲艺术形式。其名又称____________,亦可看出戏曲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
选项:

  • A. 法事戏

  • B. 和尚戏

  • C. 道士戏

  • D. 木偶戏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3: 33. 宋元时期,来自海外的异域文化习俗,尤其是 ,深深地影响了闽南的地方文化,成为闽南舞蹈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源头。

选项:

  • A. 印度文化

  • B. 伊斯兰文化

  • C. 阿拉伯文化

  • D. 高丽文化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4: 34. 芗剧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 。

选项:

  • A. 平民化

  • B. 通俗性

  • C. 生活化

  • D. 高雅化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5: 35. 在闽南方言区,流播的闽南传统剧种主要有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梨园戏

  • B. 高甲戏

  • C. 芗剧(歌仔戏)

  • D. 潮剧

  • E. 四平戏

  • F. 打城戏

  • G. 偶戏(包括提线木偶戏、布袋木偶戏)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6: 36. 高甲戏又名 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戈甲戏”

  • B. “九角戏”

  • C. “大班”

  • D. “土班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7: 37. 闽南民间舞蹈的类型,按照活动的目的与作用可以归结为三大类:。

选项:

  • A. 用于踩街表演的节庆舞蹈

  • B. 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舞蹈

  • C. 用于民间歌堂表演的歌舞小戏

  • D. 用于自娱自乐的自创舞蹈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8: 38. 漳州华安是山歌盛行的地方,尤其以____________最盛。

选项:

  • A. 高安

  • B. 仙都

  • C. 畲族山歌

  • D. 客家山歌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9: 39. 闽南戏剧活动与宗教祭祀、民间礼俗的关系密不可分。闽南人在以下哪些场演戏酬神?____________

选项:

  • A. “佛生日”

  • B. 岁时节庆

  • C. 祭祖

  • D. 人生礼俗包括生育礼俗、成年礼俗、婚姻与丧葬礼俗等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0: 40. 闽南地区木偶戏包括 等分支。

选项:

  • A. 泉州提线木偶戏

  • B. 晋江布袋木偶戏

  • C. 漳州布袋木偶戏

  • D. 厦门傀儡戏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1: 41. 拍胸舞表演时,舞者上身裸露、赤足,头戴草圈,口中唱着民间歌谣,基本动作为“打七响——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,接着依次拍打左右胸部,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,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,共得七响”,其表演形式有“乞丐拍胸”、“酒醉拍胸”、“田间拍胸”等,表演给人以端庄凝重之感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2: 42. 闽南舞蹈上身动作十分讲究“摆”和“浪”的韵律特点。摆”似蛇的静态;而“浪”则似蛇爬行时的动态。由此可见,闽南舞蹈这一动律风格的形成与古闽越族蛇图腾崇拜是密不可分的,它的发展有着深深的古闽越图腾印记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3: 43. 闽南民间舞蹈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、盛演不衰,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俗文化的形式存在的,渗透在闽南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4: 44. 对外来剧种的吸收和本土化,一直是闽南戏剧文化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。清代,一些大的声腔剧种开始流传各地,如湖南的祁剧、安徽的徽班、江西的赣剧、浙江的“北路戏”和京剧等先后入闽,它们作为较成熟的戏剧样式,促发了闽南的歌舞说唱表演纷纷向民间小戏转化,各地的戏剧在闽南文化兼容并包的胸怀中揉合成为新的戏剧剧种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5: 45. 闽南地区和中原相隔千里,有学者曾对两地出土的考古文物做过研究。通过比较,发现出土于中原河洛地区的伎乐壁画和闽南泉州地区的乐舞伎砖雕,所刻画的舞者,在形象、体态和动作上都完全不同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6: 46. 闽南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,是和古闽越族舞蹈文化、中原秧歌文化,以及外域舞蹈文化密不可分的。它既是古闽越族舞蹈文化的延续,更是吸收了中原秧歌文化的精髓,同时,也受海外异域的深刻影响。也正因为这样,才使得闽南舞蹈独树一帜,带有鲜明的闽南地域特色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7: 47. 竹马戏班初称“子弟班”,早年竹马戏班每到一地演出,开场节目总要表演《打四美》(或称《跑四喜》),即由四个旦角分别扮演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四季角色,演员胸前臀后扎着纸糊的马头、马尾,手拿竹竿子,边舞边唱四季曲。由于当时没有固定的剧种名称,群众便称它为竹马戏或子弟戏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8: 48. 演戏酬神,是闽南人自古以来的民俗传统。闽南戏剧活动与宗教祭祀密不可分。闽南的民间信仰最少有四五十种之多。各个宗教信仰均有自己的宗教祭祀活动,而形形色色的宗教活动、民俗活动离不开搭台演戏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9: 49. 梨园戏是用泉州方言搬演戏文的古剧种,以泉州古乐南音为唱腔,故又称“泉腔”或“下南腔”。它是承续晋、唐的音乐文化,历经宋、元而形成的。梨园戏的音乐和古老乐种南音,不管在宫调体系、旋律、曲词和唱法等方面,都是不同的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0: 50. “宋江阵”以武术为载体,以《水浒》的故事为依托,表演时阵容强大,少则36人,多则108人。从宋江阵的表演来看,多是以群体步兵行阵、布阵对练等拳术与舞蹈相结合的形式。在各种游艺活动中,宋江阵的气势最为磅礴,阵容也最为壮观,被誉为闽南文化的“稀世珍宝”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1: 1. 农历祭灶,俗称“送尪”。民间祭灶神,在灶君的神位旁贴上“上天言好事,下地保平安”的对联。自 送灶日起,家家户户准备过年。

选项:

  • A. 腊月八日

  • B. 腊月十六日

  • C. 腊月二十四日

  • D. 腊月二十九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2: 2. 素有元宵闹花灯之俗,自唐初建城,中原灯俗即传入,至南宋,更有“天下上元灯烛之盛,无逾闽中”的盛况,历经元、明、清和民国,花灯活动长久不衰。

选项:

  • A. 厦门

  • B. 漳州

  • C. 泉州

  • D. 金门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3: 3. 被称为“封建头、民主肚、节约衣、浪费裤”的惠女服饰,仅限于 。

选项:

  • A. 惠安东部

  • B. 惠安南部

  • C. 惠安西部

  • D. 惠安北部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4: 4. 农历七月初七日为“七夕”,亦称“乞巧节”,闽南民间认为是“七娘妈生日”,俗称“七娘生”。“七娘妈”是 的保护神。

选项:

  • A. 儿童

  • B. 未婚女子

  • C. 新娘

  • D. 孕妇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5: 5. 闽南民间习惯在 进补 。

选项:

  • A. 元宵节

  • B. 清明节

  • C. 端午节

  • D. 重阳节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6: 6.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, 城区还有端午节吃“卤面”的习俗,大人饮雄黄酒,小孩额上点雄黄,全家男女老幼午间烧菖蒲艾草汤洗浴。

选项:

  • A. 厦门

  • B. 漳州

  • C. 泉州

  • D. 金门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7: 7. 是商住楼,底层是商店,楼上是住宅,高度在12至15米之间,楼的底层都有柱子,柱子与底层间距4米左右,形成一条走廊式的人行道,可以让行人遮阳避雨,闽南人称为“五脚记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骑楼

  • B. 土楼

  • C. 土堡

  • D. 红砖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8: 8. 闽南人喜食菜饭,也食甜饭,不包括以下 。

选项:

  • A. 甜糯米饭

  • B. 红米糕饭

  • C. 白米糕饭

  • D. 糖姜饭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9: 9. 女人的服饰“黄斗笠、黑绸裤、蓝上衣”,组合造型美观,色彩协调,堪称奇而不俗,艳而有韵,是汉民族服饰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个性服饰,被誉为"现代服饰中的一朵奇葩"。

选项:

  • A. 莆田

  • B. 惠安

  • C. 同安

  • D. 崇武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0: 10. 是漳州地区特有的建筑,有圆形、方形、椭圆形、前方后圆等形状,是为防御倭寇、海盗、山贼而建的聚族而居的民用堡垒,也称为“圆寨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骑楼

  • B. 土楼

  • C. 土堡

  • D. 红砖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1: 11.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,是乌龙茶的代表。据载,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 。

选项:

  • A. 清康熙年间

  • B. 清雍正年间

  • C. 清乾隆年间

  • D. 清咸丰年间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2: 12. 以下哪项是厦门元宵节未婚妇女的习俗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送灯添丁”

  • B. “钻灯脚求子”

  • C. “听香”

  • D. “乞龟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3: 13. 婴儿出生 ,闽南人有“做三朝”(又称“做三日”)的习俗,必须做糯米油香饭等敬祀“床母”、七娘妈等,并分送娘家亲友和媒人,一些地方要请长辈和接生婆喝“三朝酒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第三天

  • B. 第三周

  • C. 第三月

  • D. 第三年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4: 14. 唐初设立漳州时首任刺史为 ,民间尊为“开漳圣王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陈元光

  • B. 林偕春

  • C. 杨义中

  • D. 王审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5: 15. 漳州一些地方有祭江之俗,漳州城在 这一天还要祭祀“水仙尊王”,现在龙海石码一带仍有祀水仙王的习俗。

选项:

  • A. 元宵节

  • B. 清明节

  • C. 端午节

  • D. 中元节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6: 16. 一些特色民俗如广泛流行于厦门地区的“博饼”,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 有关,其地域色彩是不言而喻的。

选项:

  • A. 施琅

  • B. 戚继光

  • C. 郑成功

  • D. 王审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7: 17. 是厦门上元节独特的习俗,“乞龟求寿、添丁发财、任人祈求,过年还愿”已成厦门传统民俗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送灯添丁”

  • B. “钻灯脚求子”

  • C. “听香”

  • D. “乞龟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8: 18. 寿庆俗称“做生日”,旧俗生日以农历为准。民间寿庆分小寿和大寿,小寿即少年儿童、青年、中年的一般生日;大寿即 男女的生日,每逢10岁庆贺一次,一般做“9”不做“10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40岁以上

  • B. 50岁以上

  • C. 60岁以上

  • D. 70岁以上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69: 19. 闽南地区有敬祖之俗, 前一天家家户户做汤圆,是日用汤圆祭祖,敬祀的供品肴馔中必有嫩饼菜。

选项:

  • A. 立春

  • B. 霜降

  • C. 立冬

  • D. 冬至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0: 20. 重阳节这一天,漳州民间以麻糍祭祖,以番薯、芋、花生果、红柿、柚子、甘蔗祀神,并以 涂门槛,称“剥鬼皮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芋皮

  • B. 番薯

  • C. 柚子

  • D. 豆沙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1: 21. 闽南人迎娶的细节十分讲究,一般要经过出阁、迎亲、成亲等若干环节;婚后还有出厅、探房、归宁等礼俗,民间习俗婚后内 不得参与他人的红白事活动,同时也忌家庭内的喜事相冲。

选项:

  • A. 3个月

  • B. 4个月

  • C. 5个月

  • D. 6个月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2: 22. 闽南有句谚语:“一年补通通,不如补霜降”。闽南人重视霜降节气的秋补,民间在霜降这天,要进食补品。闽南人在霜降日普遍吃 ,认为这样可以御寒,能补筋骨。

选项:

  • A. 芋子

  • B. 番薯

  • C. 柚子

  • D. 柿子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3: 23. 婴儿 时,父母要为其沐浴更衣,抱到厅堂八仙桌上“抓周”,桌上摆满书、笔、算盘、秤、尺、剪刀、糖果、玩具等,让婴儿脚踏双龟(“百寿龟”或自制的米龟),任意抓取桌上的东西,以占卜婴儿将来的前途。

选项:

  • A. 满月

  • B. 三朝

  • C. 四月日

  • D. 周岁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4: 24. 大道公又称保生大帝,为宋代民间医生吴夲。大道公的生日为农历三月十五日。在大道公的生日前后,有大批台湾的信徒赶到 祖庙朝圣。

选项:

  • A. 白礁

  • B. 青礁

  • C. 清水岩

  • D. 三坪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5: 25. 闽南民间祭祀厝神和土地神,称“做牙”。 是一年中最后一次“做牙”,俗称“尾牙”。

选项:

  • A. 腊月八日

  • B. 腊月十六日

  • C. 腊月二十四日

  • D. 腊月二十九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6: 26. 春为岁首,闽南旧俗有迎春活动。清代地方官在 要举行接春仪式,

选项:

  • A. 立春前三天

  • B. 立春前一日

  • C. 立春当天

  • D. 立春后一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7: 27. 闽南民风习俗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,始终具有 民俗文化的烙印,保留着许多最初的行为习惯和礼制痕迹。闽南人许多生活习俗、岁时习俗和礼仪习俗,至今延续着河洛人的传统。

选项:

  • A. 中原

  • B. 齐鲁

  • C. 巴蜀

  • D. 闽越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8: 28. 在闽南, 是新丧之家祭拜之日,俗称“赤狗日”(凶日)或“拜鬼正”,一般不互相串门。

选项:

  • A. 初一

  • B. 初二

  • C. 初三

  • D. 初四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79: 29. 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都要供奉祖师爷。如木匠、泥水匠、石匠供奉鲁班、杨公,铁匠供奉 ,纺织工供奉嫘祖,裁缝供奉轩辕氏,剃头匠供奉吕洞宾等。

选项:

  • A. 铁拐李

  • B. 张果老

  • C. 曹国舅

  • D. 蓝采和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0: 30. 闺女可在 当晚卜问婚姻等事,女孩穿耳有的也在此时进行。

选项:

  • A. 元宵节

  • B. 清明节

  • C. 端午节

  • D. “七夕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1: 31.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主要是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红砖大厝

  • B. 土楼

  • C. 土堡

  • D. 手巾寮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2: 32. 清代以来泉州知名的妆佛铺有____________等。

选项:

  • A. “西来意”

  • B. “西明国”

  • C. “西方国”

  • D. “西天国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3: 33. 以下哪些寺庙并称闽南三大寺院?

选项:

  • A. 安海龙山寺

  • B. 泉州开元寺

  • C. 漳州南山寺

  • D. 厦门南普陀寺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4: 34. 旧时宗族祠堂还发挥着的以下几种功能。

选项:

  • A. 祭祀先祖

  • B. 艺术审美

  • C. 规训教化

  • D. 讲授知识

  • E. 族内议事

  • F. 家庭法庭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5: 35. 进入明代之后,随着闽南宗族的进一步壮大,祠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,修建祠堂进入竞相效仿时期。以下祠堂即建于此时期。

选项:

  • A. 南安梅溪吴氏祠堂

  • B. 漳州诏安秀篆镇埔坪王游氏的龙潭家庙“盛衍堂”

  • C. 泉州德化美湖阳山陈氏祠堂

  • D. 晋江芝山刘氏祠堂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6: 36. 从西晋至五代的数百年间,北方中原地区的汉民不断向南迁徙,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入闽高潮。其中有三个时期规模较大,他们是。

选项:

  • A. 西晋永嘉年间“中州八姓”入闽。

  • B. 唐高宗总章二年(669年),陈政、陈元光父子统率府兵入闽。

  • C. 五代十国王潮、王审知兄弟二人趁大乱,组织乡兵渡江南下进入闽南。

  • D. 西汉七王之乱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7: 37. 闽南宗族组织的社会功能包括。

选项:

  • A. 生存互助

  • B. 规训教化

  • C. 情感凝聚

  • D. 对抗与械斗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8: 38. 泉州“妆糕人”艺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洛江区双阳镇前洋社区张厝村

  • B. 永春县石鼓镇东安村

  • C. 崇武半岛的五峰村

  • D. 崇武半岛的五陈村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9: 39. 闽南道教供奉的尊神和俗神众多,其中____________被尊为三大神灵。

选项:

  • A. 福德正神

  • B. 保生大帝

  • C. 清水祖师

  • D. 广泽尊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0: 40. 泉州开元寺内的“东西塔”是指____________。

选项:

  • A. 镇国塔

  • B. 仁寿塔

  • C. 泰式佛塔

  • D. 木结构佛塔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1: 41. 农历七月十六日,是道教中元节、佛教盂兰盆会的日子。清中叶以后,发展为“祀阵亡野鬼”的普渡民俗活动,俗称“鬼节”。每逢中元节,家家户户要祭祀祖先,是家庭祭祖的重大节日之一,安溪、德化等地外出的人这一天都要赶回家过节,有“七月半不回家是忘祖”的说法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2: 42. 一些特色民俗如广泛流行于厦门地区的“博饼”,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,其地域色彩是不言而喻的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3: 43. 除夕,是全年祭祖最重大的节日,要以丰盛的酒菜祭祀祖先,其中必有“春饭”(俗称“过年饭”),放在供桌上,一直要放过年,意在富足有余。祭祖完毕,合家吃年夜饭,俗称“围炉”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4: 44. 如泉州城乡旧时端午节独特的驱邪消灾习俗“采莲”,这种习俗被民俗学者认为是古闽越人的遗风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5: 45. 大道公又称保生大帝,为宋代民间医生陈元光,被封为“大道真人”,百姓称他为“大道公”。大道公的生日为农历三月十五日,民间做“三月半埔”,连续三天演出对台戏,还有各种巫术表演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6: 46. 闽南人有“穷厝不穷路”的说法,出门带足钱,该用的地方舍得花钱。出外归来,要向长辈请安,祭告祖宗,登门向亲友致谢并赠送礼物,亲友则回赠线面、猪脚、等礼品,或设宴接风洗尘(俗称“脱草鞋”);带香灰出外的人归来后还要到寺庙答谢、还愿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7: 47. 闽南人住宅内大多凿有水井,一家一井或两家一井。房间要凑成偶数,台阶和每间屋子的梁也必须是偶数,因为偶数属阳,住宅就叫“阳宅”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8: 48. 商家重视“彩头”,店铺开张或春节开市,都要张灯结彩,敬祀财神,鸣放鞭炮。对第一位顾客特别优待,商品用红纸包好,俗称“开门红”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9: 49. “尾牙”要备三牲祀“门口公”,称“尾祭”,街市商号东家晚上还要宴请雇员。旧时还通过斟酒先后、鸡头所向,暗示来年伙计的去留。“尾牙”之前,店家年终结账,一般人家开始大扫除、置办年货,外出的人开始赶回家过年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00: 50. 漳州古称瘴疬之地,民间喜食药膳,即将中药掺入食物中合煮,不仅能治疗某种疾病,还能改善食物的味道,形成独特的风味。( )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开搜题】查看答案
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