侧边栏壁纸
内蒙古开放大学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答案
渝粤教育

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

  • 累计撰写 684 篇文章
  • 累计收到 1 条评论

内蒙古开放大学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答案

2025-3-19 / 0 评论 / 6 阅读
广告示例

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?

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随机漂浮广告
内蒙古开放大学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答案

作业论文指导

扫码关注
作业论文指导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内蒙古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答案
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学校: 内蒙古开放大学

问题 1: 1. 1936年的七七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,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。

选项:

答案: 错误

问题 2: 2. 1931年9月18日,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事变”, 拉开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。

选项:

答案: 正确

问题 3: 3.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,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,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。

选项:

答案: 正确

问题 4: 4. 日军侵占南京后,不仅屠杀手无村铁的中国百姓,而且无情摧残文化古迹,夫子庙建筑群、牛首山幽栖寺、陈武帝万安陵前的石麒麟均被日军毁坏。

选项:

答案: 正确

问题 5: 5. 日军占领南京后,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,遇难同胞达20万人以上。

选项:

答案: 错误

问题 6: 6.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,一二九师主力在山西新军的配合下,粉碎了日军对太行和太岳根据地的“扫荡”。

选项:

答案: 正确

问题 7: 7.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决定党的路线、通过新党章、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三个历史性任务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: 8. 中国共党党史上著名的“五大书记”是毛泽东、朱德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彭德怀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: 9. 国共谈判最后,双方代表签订了 “双十协定”,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0: 10. 自延安收复战开始,革命战争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1: 11. 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的胜利,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转折点,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国民党军队,在长江以北同敌人决战的时机成熟了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2: 12. 三大战役的胜利,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3: 13.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的报告和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一文,构成了《共同纲领》的政策基础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4: 14. 1949年4月23日,第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,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5: 15. 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制定一部“临时宪法”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6: 16. 张学良、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停止内战、联共抗日

  • B. 停止内战、逼蒋抗日

  • C. 国共合作、联合抗日

  • D. 国共合作、反蒋抗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7: 17. 1936年10月蒋介石到达西安,目的是为了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参加谈判

  • B. 督战

  • C. 例行视察

  • D. 抗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8: 18. 发生于1937年的( )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。

选项:

  • A. 卢沟桥事变

  • B. 九一八事变

  • C. 西安事变

  • D. 八一三事变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9: 19. 1937年9月22日,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( )。9月23日,蒋介石发表谈话,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的抗日合作,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。

选项:

  • A. 《国共合作宣言》

  • B. 《中国共产共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》

  • C. 《统一抗日宣言》

  • D. 《国共合作抗日宣言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0: 20. ( ),日军侵占南京,揭开了南京大屠杀的帷幕。

选项:

  • A. 1936年12月13日

  • B. 1937年12月13日

  • C. 1936年12月23日

  • D. 1937年12月23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1: 21. 下列对百团大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纪录

  • B. 为了打破日军的“囚笼政策”

  • C. 日军北上计划被推迟

  • D. 激发了中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2: 22.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,奠定了全党思想一致的理论基础的大会是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

  • B.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

  • C.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

  • D.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3: 23. 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( ),一举歼灭阎锡山部3万余人,直接配合了我党在谈判中的地位。

选项:

  • A. 上党战役

  • B. 平津战役

  • C. 辽沈战役

  • D. 渡江战役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4: 24. 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自卫反击战

  • B. 自卫游击战

  • C. 防御攻击战

  • D. 自卫防御战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5: 25. 1948年8月,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时说:解放战争好像爬山,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,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。毛泽东所说的“山坳子”指的是( )

选项:

  • A. 豫东战役

  • B. 豫西战役

  • C. 晋北战役

  • D. 晋西战役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6: 26.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( )唱主角,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。

选项:

  • A. 华东野战军

  • B. 华北野战军

  • C. 中原野战军

  • D. 西北野战军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7: 27. 1949年3月5日到13日,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——七届二中全会在( )举行。

选项:

  • A. 北京

  • B. 延安

  • C. 井冈山

  • D. 西柏坡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8: 28.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( )。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《共同纲领》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,在政治、经济、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

选项:

  • A. ①②③

  • B. ②③④

  • C. ①②④

  • D. ①③④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9: 29. 1948年12月12日,中央军委明确提出( )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。

选项:

  • A. 辽沈

  • B. 淮海

  • C. 平津

  • D. 华北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0: 30. 1949年3月23日上午, 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。临行前,毛泽东把进北平比作“进京赶考”,说“我们决不当李自成,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。”3月25日,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与中央机关、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,标志着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

  • B. 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

  • C. 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

  • D. 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1: 31. 以下( )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。

选项:

  • A. 《临时宪法》

  • B. 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》

  • C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》

  • D. 定都北京、公元纪年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2: 1. 袁世凯为独揽大权,颁布《组织约法会议组织令》,成立御用的工具“约法会议”,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《中华民国约法》,又称“袁氏约法”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3: 2. 1924年10月,冯玉祥发动“北京政变”,推翻曹锟政府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4: 3. 1914年7月28日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1917年,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5: 4. 1917年1月,胡适在《新青年》发表的《文学改良刍议》一文,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,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6: 5. 陈独秀创办的《青年杂志》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7: 6. 1917年1月,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。《新青年》的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,杂志走入了北京大学校园。《新青年》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8: 7. 1919年1月,巴黎和会同意将德国战前在山东强占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,并将有关条款列入《巴黎和约》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9: 8. 1919年5月4日,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,他们高呼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”等口号,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0: 9. 李大钊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的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,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、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,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1: 10.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,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2: 11. 为寻求帝国主义对帝制的支持,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利益,在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二十一条

  • B. 民四条约

  • C. 山东条约

  • D. 蒙古条约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3: 12. ( ),俄国爆发十月革命。

选项:

  • A. 1918年11月8日

  • B. 1917年11月8日

  • C. 1917年11月7日

  • D. 1919年11月7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4: 13. 1918年 5月,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《呐喊》

  • B. 《狂人日记》

  • C. 《阿Q正传》

  • D. 《朝花夕拾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5: 14. 欲“救中国、建共和,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。”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的是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蔡元培

  • B. 陈独秀

  • C. 刘半农

  • D. 钱玄同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6: 15.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新文化运动:“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,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”。它所提出的( )的思想打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。

选项:

  • A. 民主与科学

  • B. 民主与自由

  • C. 科学与法治

  • D. 科学与自由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7: 16. ( )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。

选项:

  • A. 1918年10月

  • B. 1918年11月

  • C. 1919年10月

  • D. 1919年11月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8: 17.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” 五四运动以后,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。 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,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(  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李大钊

  • B. 陈独秀

  • C. 翟秋白

  • D. 毛泽东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9: 18. ( )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(今兴业路76号),上海法租界内的一幢老式石库门小楼内秘密召开。

选项:

  • A. 1921年7月1日

  • B. 1921年7月22日

  • C. 1921年7月23日

  • D. 1921年8月2日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问题 50: 19.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,中国革命呈现出新面貌,不包括( )。

选项:

  • A.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,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

  • B.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,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

  • C. 农民运动、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延缓开展

  • D. 实行国共合作,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,进行了北伐战争,掀起大革命高潮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
收藏